车型减配,一般都是合资车企干的事,虽然这件事非常掉价,但是还是有很多车企喜欢减配,假如一辆车的年销量是10万,通过减配可以剩下1000块的成本,那么车企一年就可以多赚1个亿

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车企,连一个雾灯都要减配
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,哪些地方是车企的减配“重灾区”?
防撞梁
第一个就是防撞梁,尤其是后防撞梁。它的作用主要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,第一时间承接能量冲击,保护车身的安全
如果是低速碰撞,防撞梁可以很好地保护车身结构,减少维修成本,如果是高速撞击,也可以很好地分散碰撞能量,让整个车身实现溃缩吸能
按道理来说,这么重要的部件不应该减配,但是很多合资车的入门车型,都没有后防撞梁,比如大众Polo、日产骐达
有些车企虽然有,但是也偷偷换了材质,用一些塑料、泡沫填充作为防撞梁,当车辆发生追尾,车内乘客几乎处于无任何防护的状态
悬架减配操作
第二个容易被减配的就是悬架。比较常见的就是从多连杆换成扭力梁。比如马自达3,以前全系都是多连杆,换代之后变成了扭力梁
速腾断轴之后,被迫无奈才换上了多连杆,奔驰A级为了拉低售价,也用上了扭力梁,还有一些车企把铝合金材质的悬架换成了钢材质
有些车企悬架减配之后,售价会调低,而有的车企明明减配了,但是价格却丝毫不受影响
隔音材料减配
第三个就是汽车的隔音材料。比如发动机隔音棉,一般是装在引擎盖的上面,不少车型都有安装隔音棉的接口,但是隔音棉却消失了
还有车门隔音棉,用得少一点或者质量差一点,也能省下一些成本,还不容易被发现
雾灯/倒车灯
至于很多人说的雾灯和倒车灯减配,其实并不存在。不管是美国、欧盟,还是国内,都是规定至少有1个后雾灯和1个倒车灯
也可以安装2个雾灯,但是必须和刹车灯间隔超过10cm,这样不仅增加成本,也会破坏尾灯组的整体美感,很多车企都是雾灯和倒车灯左右各一个
所以车企配置1个倒车灯和雾灯,并不算减配,因为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都是遵循这种设计
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,还有很多地方会遭到减配,比如说有的车企取消了备胎、有的车机系统换成价格更低的旧版本、某品牌减配转向柱电动调节等等。
小结
总之,车企一般喜欢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做文章,防撞梁、悬架、隔音材料,这些都是平时看不到或者不太关注的地方
在减配方面,合资车可以说不择手段,国产车还算比较厚道